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虚词解释2

时间:2012-04-26 09:48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“所”

  (一)代词

  “所”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,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。与“者”不同的是:(1)“所”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,而不是其后;(2)“所”的后面只能接动词,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。因此,如果不及物动词、形容词等与“所”字组合,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;(3)“所”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,是因为此时的“所”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。因此,“所”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,而“者”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、实施者(如“所见”指看到的东西;“见者”则指看东西的主体),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,决不可混为一谈。例如:

  (1)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)――所归:归处。

  (2)岂敢盘桓,有所希冀?(《陈情表》)――所希冀:企盼的内容。

  (3)五帝之所连,三王之所争,仁人之所忧,任士之所劳,尽此矣。(《庄子。秋水》)――所连:指禅让的君位;所争:争夺的政权;所忧、所劳:指为此而忧虑、操劳的国事。

  (4)大军不知广所之,故弗从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――所之:去的地方、去处。

  (5)非臣陨首所能上报。(《陈情表》)――所能上报:指能够回报的恩德。

  (6)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(《前赤壁赋》)――所如:去往的地方。

  此外,还有一些由“所”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:

  1、“所……者”

 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“所”字结构,而不等同于“者”结构,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,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。例如:

  (1)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、乐、珠、玉,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――所重者:看重的东西;所轻者:轻视的东西。

  (2)生所为者与所期者,甚似而几矣。(《答李翊书》)――所为者与所期者: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。

  (3)孟尝君曰:“视吾家所寡有者。”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――所寡有者:缺少的东西。

  (4)所欲忠者,国与主耳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――所欲忠者:愿意效忠的对象。

  2、“所以”

  “所以”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,主要有:

  意义比较具体,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、凭借、工具、方法等,可译为“用来……的……”、“凭它来……的”等。如:

  A、所以饰后宫、充下陈、娱心意、说耳目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……(《谏逐客书》)

  B、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C、亟称其人,所以劝之,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D、今君实所以见教者,以为侵官、生事、征利、拒谏,以致天下怨谤也。(《答司马谏议书》)

  E、吾归破贼,必灭贺兰,此知所以志也。(《张中丞传后叙》)

  意义比较抽象,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,可译为“导致………的原因”、“这就是……的原因”。如:

  A、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B、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(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)

  C、祸莫大于杀已降,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指代缘由、原因的名词性结构,做动词宾语。如:

  A、故今具道所以,冀君实或见恕也。(《答司马谏议书》)

  (二)约数词

 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,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。可译为“左右”、“前后”等。例如:

  未到匈奴阵二里所,止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“诸”

  (一)合音词

  1、“之于”的合音(即取“之”的声母、“于”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。“于”古音同“乎”)。“之”为指示代词,“于”为介词,所以此时“诸”只出现在句中:“之”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,指代上文提到的人、事、物;“于”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,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、处所、地点、内容等。例如:

  (1)用与舍属诸人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2)用则施诸人,舍则传诸其徒,垂诸文而为后世法。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3)更譬诸操舟……(《论毅力》)

  (4)公伐诸鄢。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2、“之乎”的合音。“之”为指示代词,“乎”为语气词,此时“诸”只出现在句末:“之”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,“乎”用来结束句子。例如:

  (1)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(《论语。子罕》)

  (2)文王之囿方七十里,有诸?(《孟子。梁惠王下》)

  (二)约数词

  此时“诸”作定语,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,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,可译为“各位”、“众”等。例如:

  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卷。(《冯谖客孟尝君》)而诸部校尉以下,才能不及中人,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。(《李将军列传》)

  “焉”

  (一)兼词

  兼有介词“于”和指示代词“是(此)”的意思,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,介绍关涉到的人、事、物、处所等。例如:

  (1)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)

  (2)虢叔死焉,佗邑唯命。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(二)指示代词

 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,指代前面出现的人、事、物等。例如:

  (1)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,颓然丧矣。(《论毅力》)――尝焉:试着做这件事。

  (2)若甚怜焉,而卒以祸。(《种树郭橐驼传》)――怜焉:爱护百姓。

  (三)疑问代词

 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,可译为“哪里”、“怎么”等。例如:

  (1)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焉足以知是且非邪?(《答李翊书》)

  (3)姜氏欲之,焉辟害?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(四)语气词

  作为语气词,“焉”可用于句中或句末,表示不同的语气。

  表陈述语气,可译为“了”,或不译。例如:

 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(《庄子。秋水》)

 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,或二三日而返焉,或五六日而返焉,故彼岸终不可达也。(《论毅力》)

  表疑问语气,可译为“呢”。例如:

  (1)君何患焉?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(2)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?(《报刘一丈书》)

  (3)虽几于成,其用于人也奚取焉?(《答李翊书》)

  “则”

  连词

  可以连接词、短语或句子,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。主要有:

 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,可酌情译为“就”、“于是”、“那么”等。例如:

  (1)既来之,则安之。(《季氏将伐颛臾》)

  (2)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

  (3)若弗与,则请除之,无生民心。(《郑伯克段于鄢》)

  (4)抵暮,则前所受赠金者出。(《报刘一丈书》)

 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,可酌情译为“却”、“反倒”、“然而”、“但是”等。例如:

  (1)人死,则曰:“非我也,兵也。”(《寡人之於国也》

  (2)今取人则不然。(《谏逐客书》)

  (3)臣欲奉诏奔驰,则刘病日笃;欲苟顺私情,则告诉不许。(《陈情表》)

  (4)我则或一日而返焉,或二三日而返焉,或五六日而返焉,故彼岸终不可达也。(《论毅力》)

  (5)他植者则不然。(《种树郭橐驼传》)

  表示让步关系,可译为“虽然”、“倒是”等。例如:

  (1)美则美矣,抑臣亦有惧矣。(《国语。晋语九》)

  (2)善则善矣,未可以战也。(《国语。吴语》)

  (3)巧则巧矣,未尽善也。(《傅子。附录》)

云南博联教育 云南成人高考报名,昆明成人高考 云南函授报名,昆明函授报名